二维码
华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智慧农业”, 催生泰州农村“蝶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03-19    资讯整理:爱农网        
导读

空中,无人机在盘旋;办公室里,电脑实时监控着鱼塘;用手机扫描一下产品二维码,就能查到瓜果蔬菜的种子来源、施肥用药3月16日,

空中,无人机在盘旋;办公室里,电脑实时监控着鱼塘;用手机扫描一下产品二维码,就能查到瓜果蔬菜的种子来源、施肥用药……3月16日,泰州农业开发区物联网主控室,记者看到“智慧农业”一幅幅“高大上”的实时画面。
 
“智慧农业”给泰州农业带来的一个个新变化,令人眼界大开,而一个个破纪录的成绩更是让人欣喜不已:全市粮食单产水平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4个主要农业市(县)、区全部建成省级“亩产吨粮县”;水稻超高产百亩攻关方,连续创造稻麦两熟条件下机插水稻百亩示范方单产全国纪录;农民人均收入实现“十二连增”,连续六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08:1。
 
“跳出‘三农’看‘三农’,立足全局看‘三农’,换个角度看‘三农’,才能找准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泰州市委书记蓝绍敏说,推动泰州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既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要求的政治任务,也是促进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首要任务就是,要用先进理念武装农民、用先进技术培训农民、用现代文明提升农民,让广大农民跟上发展的步伐。

网上备耕,专业技术交给“服务联盟”
 
庄稼有了病虫害,手机拍照后一键上传,就可以得到专家的指点;需要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只需在APP上发布需求,就会有附近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前来抢单……“从口口相传到网上备耕备种,过去一亩地几个农民种,如今一人能种上百亩地。”用友网络泰州分公司总经理徐新林介绍,正在打造的“泰州智慧农业”手机服务管理平台上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涉及种子、农药、肥料、农机、畜牧兽医、专家、劳动力、金融、保险等,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每一次服务,都会留下服务记录、由农民评价打分,并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
 
泰州在全国地级市首家成立家庭农场服务联盟,把14家涉农部门、金融机构、农资企业“网”到一起,在政策、技术、信息、种子、农资等方面,对家庭农场等种养大户实行一站式、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重点服务。据泰州市农委主任毛正球介绍,目前,该联盟已吸纳家庭农场主会员641名。说起这一年多来的变化,溱潼镇桂华粮食种植家庭农场主薛桂华连连夸赞。过去时常为植保心烦:合作社600多亩地,依然采取三四个人拉着几根管子在田里人工作业,一天作业只有80亩左右。“好的植保机械往往都在10万元以上,自个买浪费;请别的植保专业合作社作业,费用又有些高。”薛桂华说,参加联盟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同样值得称道的,还有遍布泰州农村的农业科技服务超市。“一张网就能‘网’来专家教授,如今,农业科技贡献率超过65%。”泰州市科技局局长祝光说。服务超市集成了各类科技资源,农民走进任何一家超市就能够一次性获得生产所需的成果、技术、信息、产品和服务,且统一品种、统一种植养殖技术、统一检测标准、统一品牌销售。
 
品质双优,特色产品插上腾飞翅膀
 
农村白果多得很、也不好卖。可高港区许庄街道马厂社区星宏超市老板朱益萍,把白果放到网上,三四元一斤卖得很快。她代理了乐村淘的社区体验店,帮村民在网上买东西、卖当地农副产品。高港乐村淘电子商务公司总经理田培余说,目前在乐村淘销售的白果、大米、芋头等本土农副产品有10多种,下半年将增加到20多种。
 
“‘触网’,为泰州农产品插上腾飞的翅膀。”泰州市市长史立军说。该市与淘宝、京东合作建设地方特色馆6家,开设农产品网店4500多家。短短几年时间,泰州芋头的“翻身”最为精彩:品质、品牌、营销、价格都得到新的提升,卖上“辽宁舰”航母、“远望号”测量船,每亩纯收益近万元。芋头产业链也日益拉长,香芋脆脆条、芋叶安眠枕等产品频频亮相,龙香芋代餐粉和速溶原浆饮品获得了4项国家发明专利。
 
“农产品‘走红’网络,归根结底还是品质好。”泰州市副市长陈明冠介绍,在泰州,“种源农业”方兴未艾,聚集的种子、种苗、种猪、种禽、种鱼被称为“五种全会”,成为科技领先的标志。上市企业红旗种业为龙头的20多家种业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1270个,种子种苗繁育基地26万亩。畜禽新品种“苏姜猪”通过农业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建有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国内收集品种最多、规模最大。
 
看好前景,“农二代”精彩上演凤还巢
 
大学生张杰放弃了曾经向往的大城市,回乡务农,如今成为“江水源”家庭农场负责人。“我承包了200多亩农田,采取稻蟹共作模式,既生产有机大米,又养鱼养蟹。”张杰说。虽然比正常水稻生长期长近两个月,用生物诱虫灯灭虫,不喷农药,用蟹的排泄物作为天然生物肥料,亩产也只有400公斤,但产出的大米,每公斤批发价在20元以上,再加上养蟹的收入,效益远远高于常规水稻种植。
 
 
“一批‘80后’‘90后’从逃离农村到逐渐回巢,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农村的巨大发展潜力。”泰州市委农工办副主任智俊忠说。该市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2.2万家,其中工商登记及认定管理的家庭农场3561家;土地流转面积超过205万亩,接近家庭承包面积的六成。
 
有知识的“农二代”回归,不是简单地重新挽起裤脚下田,而是带来了很多潜移默化的变化。更多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产业融合不断向深度进军,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延伸加长的进程中获得更多的收益。“牵手”亚洲最大的欧福蛋业,投资近1000万元兴办苏鹏蛋业生物科技公司,苏鹏人可谓大手笔。苏鹏禽蛋购销合作社秘书长姚永鹏说,如今的苏鹏蛋业实现了从单纯的收鸡蛋、卖鸡蛋,发展到加工生产蛋白粉、蛋黄粉、全蛋粉,好彩头、盼盼、蒙牛等都成为其长期合作伙伴。

 
(文/爱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爱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华农网-https://www.huanongwang.com/news/show-902.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services@huanongwang.com。
0相关评论
 

华农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24 HuaNongWa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关键词:华农网|农业资讯|农网中国|农业信息|农业行情|公益农业|农业批发|农业供求|农业门户网|中国农业网|中国华农网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