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华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四川:枇杷种成富民大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5-27    资讯整理:华农网        
导读

自4月下旬以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金凤村15组村民刘美华就为卖枇杷忙碌了起来,尽管批发价都要10元/公斤,但每天不出家门就要卖出300多公斤。

  自4月下旬以来,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金凤村15组村民刘美华就为卖枇杷忙碌了起来,尽管批发价都要10元/公斤,但每天不出家门就要卖出300多公斤。而这段时间在金凤村15组,几乎家家户户都象刘美华一样忙着采收枇杷,少则三两亩,多的超过20亩,全组枇杷种植面积超过300亩。“我们小组的40多户村民能年年靠着枇杷产业户均增收达万元,离不开我们的老社长孙宗明。”

  今年63岁的孙宗明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在纳溪区原果技站高级农艺师李荣熙的指导下开始了枇杷种植,如今已有30个年头。

  30年前,作为社长的孙宗明带头把家里6亩承包地全部种上枇杷后,就一直从事枇杷的引进培育、技术推广和产品营销。由于那时农村相当一部分农民都还未完全解决温饱,孙宗明种植枇杷顶住了来自家人的压力,尤其是村民打趣他“土地都用来种枇杷了,哪里来饭吃?”时,这更让他坚定了“一定要把枇杷种出一个名堂来”的决心。

  面对枇杷需要几年才挂果的空档,为了不让一家人饿肚子,孙宗明在枇杷地头套种玉米、红苕、青饲料来喂猪;而在自家山上改造的枇杷地头,他就放养鸡、鸭、鹅等家禽。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虽然没有种水稻,但他一年下来卖猪、卖家禽的收入,竟然是别人的好几倍。除去买稻谷,每年还有2000多元的节余,这让孙宗明对种植枇杷脱贫增收的信心更足了。

  1993年,经过孙宗明几年的精心管理,他种植的6亩枇杷全部投产见效,每亩收入达1000元。每亩达到1000元,这与传统农作物每亩收入仅100余元相比,竟整整高出了10倍,这还不算发展林下种养殖的收入。

  巨大的收入差距,让金凤村15组的村民看到种植枇杷的经济巨大回报,并在当年的金凤村掀起了一场枇杷种植的产业革命,主动找到孙宗明说要跟着他种枇杷。

  这以后,在孙宗明的带领并在纳溪区果技站的技术支持下,金凤村15组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了枇杷,少则1、2亩,多的超过10亩,全组枇杷种植面积达300余亩,辐射带动周边村民种植枇杷超过了1000亩。

  “幸好我前几年将3亩残次林地改造后用来扩大了枇杷种植,不然,我的那几亩残次林至今可能还是一文不值,现在这些由残次林地改造来栽种的枇杷正值最佳产果期,现在每年仅卖枇杷就要收入近2万元。加上在林下放养土鸡的收入,实际收入有上万元。”村民美华给笔者算了起了经济账。

  “以前这些枇杷林大多是荒山,现在种上枇杷既绿了荒山,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上林中放养家禽,收入确实可观。”金凤村党支部书记谢乾珍説,自从种植枇杷以来,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一般而言,1亩枇杷能创收6000元以上,遇上好的年成,有时候一亩地创收1万元。与种植普通柑橘、杨梅等其他果树相比,种植枇杷的收入要高出一长截。

  “这些年的枇杷之所以能畅销卖上好价钱,与我们坚持不打农药,只施农家肥的生态种植不无关联,优良的品质也给我们带来了丰厚回报。而合理利用枇杷林下地发展养殖业增加收入,也让越来越多的村加入到了枇杷种植行列。”孙宗明欣喜地介绍说。

 
(文/华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华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华农网-https://www.huanongwang.com/news/show-1475.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services@huanongwang.com。
0相关评论
 

华农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24 HuaNongWa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关键词:华农网|农业资讯|农网中国|农业信息|农业行情|公益农业|农业批发|农业供求|农业门户网|中国农业网|中国华农网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