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华农网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国内动态 » 正文

精准发力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6-12-23    资讯整理:华农网        
导读

农业稳,天下安。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由此可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农业稳,天下安。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由此可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
 
  矛盾集中体现在“六个并存”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为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并且主要是结构性、体制性的问题。笔者认为,这集中体现在六个“并存”上:
 
  其一,农产品数量的供大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农产品过剩积压现象,而有些农产品则呈现出供给不足态势。实际上,不论是过剩,还是短缺,我国农产品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供求失衡矛盾始终存在着。
 
  其二,农产品质量的优质品种和低质产品并存。总体上,我国农产品供应越来越丰富,其中有很多优质的农产品,但仍然还有不少低质农产品面市。因此,既要看到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也要认识到农产品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其三,农产品市场的稳定供应和上下波动并存。最典型的景象是:“多了多了,少了少了。”这种状况几乎每年都会在不同的农产品上重演,给许多农民带来“冰火两重天”的感受,甚至给农民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其四,农产品价格的市场因素和竞争乏力并存。一方面,由于市场因素,“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理性和非理性交织的价格现象屡次出现;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再加上收储政策的因素,使得一些农产品的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际市场价格。
 
  其五,农业劳动力支撑不足和结构问题并存。由于大量青壮年农民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离开农村,离开了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涌向城市打工,因此,目前大量的农村地区仅仅剩下了一些留守老人、儿童,以及一部分妇女。
 
  其六,农业组织形式是新型模式和“千家万户”并存。近年来,尽管农业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公司、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发展,但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方式仍然普遍存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的状态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文/华农网)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由中国华农网整理发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华农网-https://www.huanongwang.com/news/show-1172.html 。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信息仅供参考。
• 
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或者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邮箱:services@huanongwang.com。
0相关评论
 

华农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24 HuaNongWang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关键词:华农网|农业资讯|农网中国|农业信息|农业行情|公益农业|农业批发|农业供求|农业门户网|中国农业网|中国华农网
声明: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该企业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